“必需”“够用”是职业教育课程两化改革的依据
发布时间:2014-7-9 15:33:43 来源: 点击次数:142次
课程两化是指“基础课程专门化,技能课程专精化”,它是贯彻职业教育改革思想,因地制宜切实推进职业教育教学系统建设与提升的重要措施,也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与核心内容。基础课程专门化,就是解决“必需”问题;技能课程专精化,就是解决“够用”问题。为了实现基础课程专门化,高职院校应认真分析现有的包括思政、体育、语文、数学以及外语等在内的公共基础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应渗透企业文化来充实、提高基础课程改革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应为学生搭建以专业社团为主体的活动文化载体,使基础课程项目训练得到切实保证。为了实现技能课程专精化,高职院校还应密切校企合作,引企入校,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应通过校内基地生产化与校外基地教学化,为学生打造系列化的技能演练平台;与此同时,还应引入行业标准,做到“教最新的,学有用的”,确保学生在校所学的这些技能将来进入企业时管用、够用。
“双师型”教学团队是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课程两化应当促进学校出台聘任企业兼职教师制度与专职教师企业挂职锻炼等相关制度,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课程两化有利于提升技能演练平台层面。课程两化贵在“专门”和“专精”。为了使课程达到“专门”和“专精”的程度,职业院校应提升技能演练平台层面,如结合专业核心技能需要引企入校,创建系列化技能演练平台,甚至专业技术服务公司等。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的专业教学质量体系的一个关键性指标,就是专业服务与辐射能力,课程两化以及核心技能培训包的开发运行就是实现专业服务与辐射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职业教育长期存在的与实际脱节问题,根本症结在于具有导向作用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合理。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课程质量社会行业评价体系的构建。尽快实现由教学元素评价到系统整体评价的转变;由课堂教学建设到课程系统建设的转变。因此,高职院校应把握行业最新前沿技术发展动态,邀请企业专家直接参与课程项目化教学成果的鉴定以及教学质量的评价。按照课程两化要求,对职业院校教师水平的考核评价必须纳入课程开发建设的全部内容以及学生项目化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