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教改资讯

开展毕业论文抽检,扣好本科生学术规范的第一颗扣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本科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最大群体,本科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遵守学术诚信,是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底线要求,是学生道德品质的直接体现,也是反映高校立德树人成效的重要窗口。

  国家高度重视学术诚信建设。2012年以来,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严肃查处各类学位论文作假行为。2018年还部署开展了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对作假行为“零容忍”。高校也普遍严格了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过程管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得到了一定遏制。但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抄袭、买卖代写等仍时有发生。调研发现,部分学校对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不严,教师疏于指导,一些本科生学习能力不强,在毕业论文上心存侥幸、铤而走险。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严格学业标准,探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试点工作,完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严肃处理各类学术不端行为。近日,教育部出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明确将学术规范作为考察内容,开展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突出了监督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底线的工作定位,在国家层面建立了主动发现、查处学术不端的工作体系,对于在学生中树立诚信观念、净化学术风气、守住学术道德底线具有重大意义。《办法》在很多方面做出了改革和创新,有以下五大亮点:

  一是主动出击提高工作效率。部分高校已经建立了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体系,但缺乏评价其有效性的手段。与依靠举报、媒体曝光等被动发现问题线索的方式不同,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对每一篇抽到的论文均进行检测,经专家评审后,将涉嫌存在学术不端的情况反馈有关高校按程序调查处理,既建立了政府部门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主动发现机制,使学生不敢再心存侥幸、触碰红线,又提供了高校发现问题进而改进问题的途径。

  二是全覆盖监督增强威慑力。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抽检上一学年度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覆盖本地区所有本科层次普通高校及其全部本科专业。由此可见,从《办法》实施起,每一篇本科毕业论文都有被抽到的可能。国家监督的利剑高悬,对于毕业生和高校都形成了强大的威慑。

  三是人技结合保障检测效果。与单纯依靠“查重”来判定学术不端不同,本科毕业论文抽检首先基于大数据进行文章重复率检测,再将检测结果提供专家评审参考,做到了将信息技术核查和专家评价有机结合,综合评价更加全面准确。

  四是国家层面建立统一平台。《办法》指出,由教育部建立全国本科毕业论文抽检信息平台,面向各省开放,提供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功能,实现了国家和地方的信息共享,形成了发现、查处本科毕业论文作假行为的立体化工作网络。

  五是强化问责多元使用结果。《办法》严字当头,对不能保证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学校、教师、学生均提出了问责手段:对于“存在问题毕业论文”较多或比例较高的学校,将采取通报、质量约谈、限期整改等举措,问题严重的将责令暂停招生、撤销学位授权点等,抽检结果还将作为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本科专业认证以及专业建设经费投入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有关教师,要求高校要调查其人才培养责任落实情况,依规予以追责。对于查实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学生,将依规撤销学位。

  《办法》的出台,体现了国家打击学术不端、维护学术诚信的决心。高等学校应全力配合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工作,在师生中做好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质量意识、完善制度建设、加强过程管理,督促教师聚焦教书育人、履行好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引导本科生回归刻苦读书、踏实求学,扣好学术规范的第一颗扣子。(天津大学党委书记 李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