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诊改如何为教师提供辅导
发布时间:2018-4-11 8:11:06 来源: 点击次数:26次
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可以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师是教学诊改的对象,也是主要执行者。《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参考表》中指出,师资建设诊改工作应达到如下效果:教师质量意识是否得到提升;教学改革主动性是否得到提高;师资队伍数量、结构、水平、稳定性、社会服务能力等是否得到持续改善;学生满意度是否得到持续提升。可见,教学诊改需要教师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增强质量意识,二是主动进行教学改革,三是适当提高学历层次,四是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五是持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六是持续提高学生满意度。
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虽然在以往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也会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不断接受新的挑战,但当教学诊改这一有着较高要求的新事物到来时,他们还是会感到不知所措。教学诊改以问题为导向,诊改过程中一定会暴露很多问题,一些教师可能会因此而觉得“丢脸”。让高职院校教师改正诊断出的几个问题不难,但要对全部问题加以改进,则难度较大。
这时,如果能为教师提供一些相关辅导,帮助他们快速接受这一事物,可以消解他们的焦虑感。而且,正如不同的学生千差万别一样,不同教师之间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有一部分教师可能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有效地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诊改,如果能为这些教师提供进一步的辅导,既可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教学诊改工作,又可以为他们保留尊严,还有利于防止他们产生职业倦怠。
在教学诊改中,院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两类辅导:一类是一般性辅导,对象是所有任课教师,目的是帮助他们快速认识教学诊改,学会如何进行教学诊改;另一类是针对性辅导,对象是接受过一般性辅导但仍然不能有效开展教学诊改的教师,目的是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顺利完成教学诊改工作。
对于一般性辅导,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关于辅导教师,可以请本校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或校外熟悉高职教育、具有管理经验的教育研究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当然,最好是这几类人员联合起来提供辅导。
关于组织形式,由于参与这一类辅导的教师人数较多,一般采取集体辅导的方式开展,如辅导报告、团体辅导等。
关于辅导内容,辅导教师要为高职教师提供教学诊改的基本政策、理论与方法,以及实际操作技巧等方面的辅导,帮助教师学会教学诊改的具体操作方法,使他们能够全面理解诊断结论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改进对策。
关于辅导效果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能否正确诊断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可以运用教师平时教学工作相关数据来判断教师诊断出的问题是否全面、准确;二是教师能否有效改进诊断出的各种问题。前者要求平时教学工作相关数据比较齐全,而且质量较好,后者则要求给辅导效果的显现预留必要的时间。
辅导不能只是走个过场,如果一般性辅导完成后,大多数教师仍然云里雾里,就要考虑再次提供一般性辅导。当然,不能简单重复前面的做法再次进行辅导,而要深入查找原因,并制订新的辅导策略。
对于针对性辅导,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关于辅导教师,从便利性和经济性角度考虑,可以请本校接受过一般性辅导后在教学诊改中表现优秀的教师担任,但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由他们与担任一般性辅导的教师一起提供辅导。
关于组织形式,针对性辅导是采取集体辅导还是个别辅导的方式开展,要视需要接受辅导的教师数量和学校能够提供的经费等支持而定。如果需要接受针对性辅导的教师数量较少,适合担任辅导教师的人较多,学校能够提供足够的经费等支持,则可以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如果需要接受辅导的教师数量较多,则适合采用集体辅导的方式进行。
关于辅导内容,辅导教师要帮助不能有效开展教学诊改的教师搞清楚自己卡在哪里,是没有掌握诊改的理论与方法,还是不能有效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后,要帮助教师找到导致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改进对策。
关于辅导效果评价,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教师能否找到先前教学诊改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教师能否正确诊断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三是教师能否有效改进诊断出的各种问题。其中,后两个方面的评价方法与一般性辅导相同。
(作者:何应林,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