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特色专业群建设的通知
各学院:
为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依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精神,学校决定开展特色专业群建设工作,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体系,打造“双师”教学队伍,建设共享型实践教学体系和信息化专业教学资源,探索专业群管理与运行机制,将专业群建设成为适应地方经济转型升级需求,专业特色鲜明、资源共享度高、社会影响力广的专业群。
二、建设内容
1.人才培养体制建设。坚持人才培养的“地方性”、“应用性”和“职业性”原则,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参与“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试点,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项目化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积极试行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建立行业、企业和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2.课程体系建设。根据专业群所面向的特定“服务域”,明确各专业之间的依赖关系,深入分析专业群内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和课程的共性与差异性,围绕核心岗位的工作领域构建专业群核心课程,按照核心岗位涉及的工作内容确定课程内容,形成公共平台与多个专业方向彼此联系、相互渗透、共享开放的课程体系。以保证专业群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的“平台”课程和实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分流培养的“模块”课程为主要形式,按照由简单到综合、由易到难,分级别开发的原则,进行核心课程群的整体设计。校企合作开发专业群项目化课程,编写项目化教材,使专业群核心课程项目化。通过课程群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凸显专业群的适应性。
3.实训体系建设。针对专业群面向的行业(产业)与岗位群,以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岗位通用技能与专门技能训练为基础,构建面向专业群实习、实训、生产、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开发的“六位一体”的共享性实践教学体系,整合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分类组建实训基地。按照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通过“模块化”和“项目化”的形式,开展实训教学内容的系列化建设,形成满足专业群共性需求与专门化(或个性化)需求的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训体系,实现优质资源的充分利用与高效共享。
4.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围绕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以企业技术应用为重点,校企之间搭建信息化平台,将企业的资源引入教学,建设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专业群教学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等,作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有效补充,提高教学效益。按照核心课程群与专业相关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建设由优秀数字化媒体素材、优秀教学案例等教学基本素材构成的、可不断扩充的开放式专业群教学支持系统资源,创建先进的数字化学习空间,建设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为支撑的网络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程,实现信息化教学资源在专业群内的广泛共享。
5.“双师”团队建设。根据专业群教学需要,整合专业群相关专业专兼职教师资源,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发挥不同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教师的优势,通过校企“互聘、互兼”双向交流的团队合作机制,打造一支具有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群教学团队,满足重点专业群各专业教学需要和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筹备申报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6.专业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按照专业群建设的特点与要求,探索专业群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建立由行业企业代表、相关专业负责人、学生代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专业群建设组织管理形式,建立健全专业群建设管理制度,协调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资源共享与互补,通过柔性化的专业管理与课程组织,提高专业拓展和滚动发展的能力。
三、组建标准
1.专业符合学院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专业群中的核心专业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和行业优势,与本地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密切相关,能充分体现学院的办学特色。
2.专业的改革与建设基础较好,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的培养模式改革力度大,课程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服务能力强。
3.专业的师资队伍整体实力较强,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有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与数量充足的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承担有高水平的教改项目,取得优秀教学成果。
4.专业建设方案科学可行,改革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政策保障到位,能有效调动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
四、申报要求
(一)申报材料
提交《特色专业群申报表》(附件1)、专业群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2)(电子稿及纸质稿),同时请准备好汇报用PPT。
(二)报送时间
请各学院将申报材料纸质稿于12月5日前报送教务处,同时将电子稿发至指定邮箱。
联系人:李文渊,电话:87588663,邮箱:8976974@qq.com。
(三)评审程序
校级特色专业群立项评选采用专家会议评审、学校审定批准的方式进行。特色专业群项目负责人进行15分钟的现场汇报(准备PPT)。
教务处
2019年10月18日
附件:
1.特色专业群申报表
2.专业群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