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教改资讯

“十二五”时期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战略取向

发布时间:2014-6-8 19:48:50 来源: 点击次数:130次

省委财经办(省委农办)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湖北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与调整相结合,在发展中调整,以调整促发展,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出台了推进创新型湖北建设、加快产业调整和振兴、发展低碳经济等重大政策规定,采取了一系列战略举措,取得显著的成效。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8.7:40.5:40.8调整为14.9:46.1:39.0。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同时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演进。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湖北经济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产业结构也在发生深刻而积极的变化,正处在由工业化中期初级阶段向中期成熟阶段推进的关键时期。
    人均GDP变化。人均GDP是判断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之一。2004年湖北省人均GDP突破万元,达到10505元,比2000年提高4312元。2008年湖北省生产总值达到11330.38亿元,首次迈入“万亿元俱乐部”行列,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历史性突破。 2009年人均GDP为22450元,即3286.5美元。理论和经验表明,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分水岭”,标志着经济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产业结构变化。2000~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即从2004年开始,第二产业进一步加速,占GDP的比重再次超过第三产业,产业结构由“三二一”演变为“二三一”。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占据全省经济的主导地位,表明湖北省工业化进程正在加速。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总体保持平稳,但是较第二产业发展滞后。
    就业结构变化。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总量不断增加,与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基本一致的。但在构成比重上仍然有很大差异,第一产业在全省经济中比重为14.9%,就业人员比重仍然高达47.0%。这表明第二、三产业吸纳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能力十分有限,同时,第一产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造成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工业结构变化。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称之为工业化率,是衡量工业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2000年湖北省工业化水平为24.3%,2009年已达到33.9%。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湖北省工业化率仍然落后了近3个百分点。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湖北省工业结构长期偏重。改革开放以来,轻重工业结构虽然有所调整,但是工业重化特征仍然明显。尤其是“十五”以来,重工业发展的步伐逐步加快。2000年轻重工业的结构比为38.8:61.2,国际金融危机暴发之前的2007年为28.0:72.0,2009年为30.9:69.1,2000~2009年重工业对工业的贡献率高达71.3%。
    城镇化率变化。2000年以来,湖北省城镇化率已由40.5%上升到2009年的46.0%,提高了5.5个百分点,一直处于中部地区首位。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而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而城市化所提供的集聚效应又反过来推进工业化进程。城镇发展一般规律显示,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率大致为1.4~2.5:1。湖北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轨迹基本相当,2000年以来二者比率在1.4~1.7:1之间运行,并呈降低的态势,2009年为1.25:1,城镇化滞后工业化发展的局面开始显现。
在这一演进过程中,原来的产业结构失衡的状况已经得到明显改变。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仍然一些矛盾,结构总体不优的状况依然存在,主要存在“四个不够协调”的现象。
    三次产业及内部结构不够协调。目前,三次产业结构总体符合和适应湖北省工业化发展阶段,但是第一产业比重过大,高于全国和沿海发达地区,第二产业发展仍然不够,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仍然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尤其是从第二产业看,资源类、粗加工的初级产品多,产品生产能力和供应过剩。而高技术、高附加值和高关联度的产品偏少,产品深加工程度低,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消耗。轻重工业结构虽有所调整,近年来轻工业发展态势良好,但是重工业比重依然偏大,轻重工业结构不平衡,不利于增强工业经济的整体应变能力。
    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不够协调。从现阶段湖北省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关系看,生产仍然未摆脱对基础工业的过分依赖,生产过程中能源、原材料消耗高的产业低度化现象比较普遍。据统计,目前12种重要材料的物耗水平高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5~10倍,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高出40%,能源利用率只有30%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电力等五大高耗能行业,占全省总能耗的80%。
    创新水平与科技实力不够协调。湖北省是教育和人才大省,科技实力在全国处于靠前位置,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工业企业技术层次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雄厚的科技资源没有被完全激活,科技优势发挥不够、产学研结合不紧、创新效率不高等问题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良好的高新技术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城乡和区域产业发展不够协调。长期以来,城乡发展存在很大差距,经济发展呈现出农业与农村工业、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城市传统工业和城市新兴产业并存的格局,产业结构表现出复杂的多重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不仅严重影响各类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流动,而且必然会影响到湖北省整体产业结构水平的提升。
总的看,湖北省已进入必须以结构调整和升级促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第二产业在经历长期高速发展后,面临新的周期性调整压力,进入需要推动转型升级的发展新阶段。同时,三次产业发展也具备了加快结构调整的有利条件和物质基础。
    新的发展阶段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2009年,湖北省人均GDP跨越3000美元大关(人均GDP为22450元,换算为3286.5美元),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这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标志性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将发展重大转型与变化,处于“重要关口”。这一阶段,全省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会加速发展,居民消费类型也将发生大的转变。随着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升级,城镇化、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将加速发展,促使产业结构逐步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这一切,对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来说,可谓恰逢其时。
    雄厚经济实力支撑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1978年,湖北省生产总值仅为151亿元,1992年首次突破1000亿元,2004年突破5000亿元,2008年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达到11330亿元。2009年全省GDP增幅达13.2%,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速度增长,湖北正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200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4万家,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有望突破万亿元,全省经济发展不仅势头良好,而且后劲十足。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将有利于实现发展与转变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进程。
    科技比较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湖北诸多优势中,科教优势是居于首位的最大优势。现拥有122所大专院校,各类人才达400余万人,科研活动人员20万人,科研机构1300多家,两院院士57人。2008年湖北省科技进步指数排名全国第11位,居中部六省之首。2009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331亿元。国务院批准武汉东湖高新区为国家第二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继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2010年黄石、襄樊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湖北科技教育所具有的强大优势,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将发挥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多重机遇叠加助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当前,湖北正处于厚积薄发的新起点,处在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处多重机遇叠加的“好运期”。从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到武汉城市圈被批准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再到东湖高新区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短短几年时间,湖北发展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国家发展战略。60多个国家部委及国务院直属机构与省政府签订合作协议,为湖北经济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坚强后盾。
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必须努力推进产业调整与升级,逐步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新体系,构建一、二、三产业协调拉动的战略格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真正将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既可以对当前调整产业结构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可以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要充分利用好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武汉市成为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这一重大机遇和优势,充分发挥湖北的科教和人才优势,重点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支柱产业,壮大规模,发挥强劲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周边及全省新兴产业发展。要加快制定和实施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选择若干具备突破条件的关键技术作为主攻方向,实施一批研发、产业化和市场推广的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尽快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这一制高点上实现更大的突破。
    着力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是实现新的增长的根本途径。要认真实施全省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以信息化、高端化、服务化、品牌化为主攻方向,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钢铁、石化、汽车、电子、建材、食品、纺织等支柱产业在加快升级中实现新一轮扩张。要加强研发、设计、营销、技术服务等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薄弱环节,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式发展,促进制造业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提升、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提升,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力培育食品、纺织等轻工业名牌产品,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努力实现更大发展。
    加快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实现形式。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突破性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进商贸、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旅游、文化、信息服务等等新兴服务业,努力扩大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要引导金融机构集聚发展,推进金融业务创新,发展金融产业,把武汉打造成华中区域金融中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动武汉城市圈、宜荆荆、襄十随三大物流圈建设。充分挖掘荆楚文化资源,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旅游,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发展动漫游戏、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软件产业,扩大服务外包。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大力开拓农村市场。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湖北是农业大省,但还不是农业强省,农业的潜力和优势远未充分发挥出来,特别是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还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要以农田水利化、农业机械化、农村信息化、农技集成化、农业产业化为主攻方向,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新增百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实施33个粮食重点县新增粮食产能建设工程,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加快现代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良种培育和推广运用,积极推广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模式,加快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培植力度,发展壮大龙头企业规模,以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激励机制、市场环境,把招商引资、扩大经济规模与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结合起来,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加大关键技术的攻关,着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形成一批紧跟世界科技前沿、具有广泛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增强湖北整体经济实力和持续发展的后劲。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动科技力量以各种方式与企业结合,强化产学研联盟,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开发和创新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抓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创优的活力。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管理机制和体系,狠抓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管理,开展先进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推进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重点领域节能,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力度,不断降低能耗。完善淘汰落后产能考评机制与激励机制,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快淘汰钢铁、水泥、玻璃、焦化、电石、造纸等行业落后产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进一步深化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支持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和低碳服务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