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教改资讯

高职院校走稳国际化之路

发布时间:2018-1-4 8:01:57 来源: 点击次数:67次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国际化步伐日益加快,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暴露出一些值得警惕和防范的问题。

隐忧之一:为国际化而国际化。少数办学实力比较雄厚的高职院校基于其科学的规划和超前的国际化视野,及早布局、先行一步,通过深度合作、外派师生实习实训、聘请发达国家(地区)的专家前来指导等,大大拓宽了办学思路,在国际化进程中高歌猛进,取得了不俗成就。

然而,一些本身实力偏弱的高职院校对内涵式发展用心不足,将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用于追赶国际化潮流。学院的国际交流看似频繁,与海外若干应用技术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外派教师和学生的数量连年提高,来访的海外专家有增无减等,实际上因为自身基础薄弱,与海外较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无法有效对接,外派师生也很难在国外认真细致地学习和接受培训,海外专家前来指导,大多也只作短暂停留。

有的高职院校“高攀”不上海外名校,只好通过各种关系去联系办学水平较低的职业院校,结果是花费不菲,只谋得一纸低层次的合作协议,对学院的国际化并无裨益。

隐忧之二:朝秦暮楚的国际化。职教发达国家和地区,历经长期实践,日渐形成了本国、本地区、本校的办学风格和特色。作为现代职教后起国家,需要通过借鉴、拿来和扬弃,最终形成适合中国特色的职教模式。

在高职院校的国际化过程中,一些高校至今仍缺乏明确而坚定的办学方向,企图走“捷径”,从国外直接“嫁接”“移植”先进理念。有的上一年借用荷兰的能力本位模式,下一年改为学习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有的今年声称要借鉴美国的生计教育理念,明年又转而“改宗”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少数院校在短短十多年里,已经多次改换门庭,把欧美较有影响的职教模式都尝试了一遍,到头来连自己也不知道“我是谁”了。

有的高职院校同时引进海外多种职教模式,力图通过糅合、产生一种创新型模式,却忽视了起根本性作用的国情、区情和校情。这种脱离自身实际、简单捏合的模式,最多只是字面和形式翻新,并非真正创新。

隐忧之三:盲目“输出”的国际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人心,大量中国企业已经和正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显身手。从沿海到内地,许多地区的高职院校也在纷纷摩拳擦掌,布局“一带一路”,作为其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机遇。

不过,从一些高职院校的发展规划看,存在着对合作国家、院校和项目了解不够,急于抢占欠发达国家职教桥头堡的心理,容易导致盲目输出。其中,一些输出重文轻技,虽然打着技能输出的旗号,实则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并未将自身优势与当地对技能技术的渴求形成契合。这就容易与普通高校的孔子学院重叠。

另外,一些高职院校之所以盲目输出,还因为过于高估自身的办学实力,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去“指导”别国。事实上,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虽有长足进步,但整体实力依然较弱,其中师资是最大的一块短板。因此,借助“一带一路”走向国际化,需要放下身段,相互取长补短,在输出自身优势技能的同时,虚心吸收沿线国家职教的成功经验和较高水平的技能技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办学水平。

总之,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不可阻挡。如何通过国际化之路,不断强化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努力提升办学实力,需要谋定而后动。切不可“脱实向虚”,甚至步入国际化的形式主义。

(作者 胡解旺 系广东嘉应学院发展规划与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