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遵循三大规律,抓好五个方面,促进思政工作提质增效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紧紧抓住思想引领这个关键,在“立德树人”这个根本问题上保持清醒认识和思想自觉,按照学生成长规律、教育规律结合学校特点,夯实思政教育工作载体,增强思政工作时代感和吸引力。
一是积极拓展思政主渠道,推进思政课程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灵活运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线上线下混合、校内校外融合、课前课中课后小组活动等多种方式,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听得懂的语言,将“有深度”的知识讲得“有温度”“接地气”,让学生“抬起头”“听进去”。
深入挖掘抗“疫”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思政小课堂连上时代大课堂,讲好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中国制度,有效增强了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坚持和完善思政课教师“传帮带”和“集体备课”两项制度,建立起一批优质教学案例库、教材库,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加强思政理论课教学研究,凝练思政课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思政课教学规律,以教研促教学。落实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制度,办好“知行讲堂”“大学生成长讲堂”,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是坚决守好育人主阵地,深化课程思政建设
课堂是师生接触交流时间最长的育人主阵地,“课程思政”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学校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深挖校内各类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努力构建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不断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过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改革教学过程管理与评价,系统建立各门课程具体的素质目标,将各门课程素质目标达成情况作为课程教学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促进“大思政”工作格局的形成。
在课程思政全覆盖的基础上,以创新和完善运行执行机制、教师培训机制、教师评价考核机制等深化和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打破条块分割,逐步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及社会资源聚合形成“育人共同体”。
明确顶岗实习思政工作要求,打造校企工作站“红色驿站”。由校企双方共组团队、共筹资源、共同实施,突出价值导向和思想引领,通过“双主体育人”,将学校思政教育要求与企业用人标准相融合,探索顶岗实习学生思政教育的新方法、新举措、新机制,打通思想政治工作“最后一公里”,实现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高度融合。
三是大力锻造思政主心骨,发挥辅导员作用
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是学生日常管理的主导者、学生成长的主心骨,是思政工作阵地上的基层指挥员。学校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辅导员选聘工作的首要位置,严把政治质量关,选好配强辅导员队伍。
构建“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一体化培养机制,深入实施辅导员“六个一”工程,鼓励辅导员注重理论水平和素质能力提升,引导辅导员向专家学者型的目标发展。
研究制定与辅导员特点相匹配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标准与评聘办法,更加突出政治素质、思想政治工作业绩和育人实际效果,激励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和学生健康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是着力建强育人主力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校实施“匠心师德”工程,开展师德轮训,发挥名师、工匠、劳模的价值引领作用,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制订《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师德师风建设管理办法》,强化日常教育督导,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化,建成完备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突出课堂育德,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提升师德素养;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习活动,引导教师以文化涵养师德师风。
开设“机电师德大讲堂”,邀请教学名师、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等开展师德宣讲,诠释师德内涵,发挥价值引领;组建博士科技服务团,践行服务社会使命担当,开展智能制造技术社会服务和科技创新,增强高层次人才在服务社会实践中的教育强国情怀。
深入挖掘优秀教师典型,评选“匠心师德模范”,持续多层次开展师德模范宣传,形成年年有典型、榜样在身边、人人可学做的局面。依托教师党支部,打造师德师风涵养阵地,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活动,使每位党员教师都成为践行高尚师德的中坚力量。
五是牢牢掌握网络宣传主动权,创新网络思政方法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根据“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宣传思路,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主线,厚植红色基因,增强全媒体舆论引导能力。不断加强和改进宣传媒体融合建设,弘扬优良传统,讲好常机电故事。
加强主题策划,打造有感染力的宣传形象。从“故事性、成果性、影响力”三个维度,紧紧抓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人才培养等重点工作、重点时段,充分运用媒体融合发展成果,激发“一源多播”外宣活力。学校官微打造了“常机电追梦人”“诵读常机电”、“常机电招生季”“常机电毕业季”“国赛风采”等品牌栏目,推出 “主题教育进行时”专题,对学校党委、各党总支开展情况进行全景式、多视角的宣传,提升微信宣传的针对性与广泛性。
坚持互联互通,搭建一体化宣传平台。将学校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户外高清电子屏、公告宣传栏等平台整合,线上线下统一运营,建成主流宣传舆论阵地,运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努力使学生成长成才的每个阶段都从网络获得资源,思想行为的每个方面都从网络获得引导,生活学习的每个环节都从网络获得支持,将互联网“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实现技术技能和思想道德的同步提升。
(作者:朱平,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