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教改资讯

连通课程思政的“最后一公里”

——“电路原理”课程建设的三点体会

 

  “电路原理”是一门典型的理工科“硬课”,量大面广,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稳定,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严密,需要学生投入较多时间和精力才能掌握。

  根据我的了解,不少类似“电路原理”这样的理工科核心“硬课”在落实课程思政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很多,有的教师认为没时间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有些核心课的教学方法依然是“从公式中来,到公式中去”,教师缺乏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抓手。课程思政还缺少连通“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措施。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与教学组同仁一起,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课程教学,继推出全国首门“电路原理”慕课后,率先开展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改革,在抗疫在线教学中进行远程实验。学生们纷纷反映“这门课引入了大量工程思想和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对之后的学习很有启发”“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对科研产生了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这些实践,加深了我们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我们认为,课程思政与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理念高度契合、相得益彰。此外,连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在于将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改革融为一体。

  下面我分别从三个角度来谈如何连通课程思政的“最后一公里”。

  一、要想把课程思政建设好,首先得把课程建设好

  如果无法做到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期待着来到课堂,采取再多的课程思政建设措施也事倍功半。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用高水平科研经验和成果反哺教学,做到学高为师;另一方面要改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将能力培养有机融入知识传授的过程。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了情景再现式教学方法,同时利用“雨课堂”工具为学生提供了发表意见的畅通渠道。比如,在处理戴维南定理的提出、分贝概念的提出等知识点时,我们就放弃了平铺直叙的讲授,转而把学生带到特定的历史场景下,组织他们通过弹幕、投稿或投票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努力像先哲们那样实现学术突破最关键的“临门一脚”。借助互联网工具,把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无缝融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集体研讨创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对课堂的关注。

  二、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统筹好“加法和减法”的辩证关系

  核心课程势必要求学生掌握若干关键知识点。我们完全可以在知识传授中实现入心入脑的价值塑造。虽然“电路原理”课程的知识体系来自西方,但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各行业均涌现出众多“大国利器”,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讲好中国故事,比如中国电力系统飞速发展的案例就是导入正弦稳态分析最好的素材。当然,价值塑造还可以放在更广阔的全球视角来展开。可以结合相应内容,回顾国内外重大科技创新的过程,比如重温“相量”这一重要电路概念被提出的过程以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还可以讲授国内外重大学术失范的案例,比如介绍当年爱迪生为了推广直流系统,在公共场所用交流电杀死一头大象,人为制造交流系统更危险的假象。

  无论课程思政还是教学改革,都需要在课堂的教与学活动中增加新的元素,但课内学时却是刚性约束。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再设计,将有助于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学生容易产生错误理解的内容放到课内,以更灵活的交互让学生上课有更大的收获感。同时也需要梳理出课堂无暇顾及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外利用在线资源和工具开展学习。课堂教学中,成效的加法和内容的减法,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妥善处理的一对辩证关系。

  三、言传很重要,但身教却是更直接更扎实的课程思政教育

  如何在理工科“硬课”中立德树人?我想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行动来影响学生。比如是否每堂课都做到提前到教室做好准备并且不拖堂?是否坚持不调课、不让助教代课?是否每堂课都确保充足的备课时间?是否每次期中期末考试均完全重新命题等等。做到这些细节,难,也不难。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认为“课大于天”。学生在课堂听课,其实也在体会老师如何看待教学。教师只有首先发自内心地爱教学、爱学生,才能身正为范,并且感染学生对学习升起敬畏之心。

  总之,要想连通课程思政的“最后一公里”,教师需从育人的高度来看待课程,主动拥抱信息技术带来的课堂革命,做到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建设相互促进,学生才能由此获得更好的立德树人成效。(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 于歆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