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五个坚持” 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推进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发展”系列之三
教育部简报〔2020〕第36期
南京农业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三农”事业的决策部署,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聚发展共识,明晰改革路径,强化使命担当,从精神文化、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三农”五个方向协同发力,推进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弘扬特色校园文化。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制定《关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方案》,推进“三全育人”方案落实。以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为标准,开展立德树人楷模、师德标兵评选,健全教师荣誉体系,举办“立德树人”中青年骨干教师思政培训班、师德大讲堂、教师节盛典、退休教师荣休仪式和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等活动,提升教师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营造崇尚师德、争创典型的良好氛围,以好师德滋养好师风。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引领,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重点推进建党100周年文艺作品创作、校庆120周年校史研究、金善宝文集编撰等相关工作,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中提出的“强农兴农”写入校歌,持续讲好中国故事、“三农”故事和南农故事,以优秀文化涵养师生品格。
坚持以强农兴农为责任,加强学科体系建设。以优势学科为牵引,推进学科综合化建设,逐步形成“强势农科、优势理工科、精品社科、特色文科”的学科生态布局,大力发展涉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挖掘、传承和创新农耕文化。聚焦党中央治国理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长期跟踪观察和宏观政策研究,深入推进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着力构建学科、学术、话语三大体系。以融合促增长,加强新兴交叉学科建设,注重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科技、工程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学科;紧跟科技前沿动态发展,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等新兴交叉学科建设,推进工程技术与生命科学等交叉学科的融合发展。成立作物表型组学交叉研究中心、前沿交叉研究院,整合原有信息科技学院与工学院学科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工学院和信息管理学院,努力拓宽学科建设增长点。
坚持以知农爱农为目标,夯实人才培养基石。完善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深入推进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构建目标定位精准、质量内涵深厚、师资队伍雄厚、质量保障一流的“产学研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科教结合与产教融合机制,构建校地、校院、校所、校企协同,服务国家农业产业的新模式;整合国际合作项目,启动“国际农业发展硕士班”计划,建立农业教育科技合作平台。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全面推进一流专业建设,注重新农科与新工科、新文科有效联动,14个优势专业获得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计划资助;积极推进金课建设工程,20门课程获批国家级金课;推出“大国三农”教育系列教材,建设“秾味思政”系列课程,实现课程思政在各类课程中全覆盖。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推动白马校区、东海校区建设,依托地缘优势,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开放高效的新农科实践育人高地,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坚持以农业农村为方向,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瞄准世界科技最前沿,不断突破科研难题,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亮剑”科研“高峰”。水稻遗传育种创新团队研发了高产优质抗性基因;作物疫病研究团队发现全新病原菌致病机制“诱饵模式”;作物精确栽培研究团队系统开展稻麦生长指标光谱监测与定量诊断技术研究,让作物生长从“看天吃饭”走向“知天而作”。立足国民经济主战场,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科技研发平台,助推企业闯出产业新路。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团队开展了冷却肉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改变了我国肉品加工装置靠进口的现状;有机肥团队将农业废弃物转化成微生物有机肥,实现了技术转让、推广应用与农民增收。一年多来,达成产研横向合作超过500项。组建优势特色专家团队,开展针对性攻关,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稻麦监测与诊断,提升作物生长的预测和调控水平,为作物精确栽培和数字农作提供广适性的决策支撑。
坚持以乡村振兴为蓝图,服务“三农”发展需求。不断改革对外科技服务管理激励政策,发起成立长三角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联盟),构建以“线下建联盟、线上做服务”为主的“双线共推”大学农技推广服务模式。一年来,自主实施乡村振兴发展观察与咨询项目12项,新建或续签新农村服务基地35个,优化运营“南农易农”科技服务APP,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新模式达2000余项,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联盟40家、新型主体2000余家,培训农民近万人。全力做好定点扶贫贵州省麻江县各项工作,发挥人力资源和技术储备优势,推进扶贫开发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激发麻江县现代农业内生发展动力。创新实施“党建兴村、产业兴县——南农麻江10+10+N”行动,发动10个学院对口帮扶麻江县10个村,选派60余名学科带头人、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等帮扶麻江县10个特色产业,推广新品种与新技术700余个(项),带动农业生产面积超过30万亩,综合收入超过2亿元。